意大利的用车见闻
@海绵宝时 的意大利汽车见闻:前几天在意大利出差,观察了下路上的车文化,挺有意思,是能反映国家风土人情的一个侧面,总结一些:
1. 柴油车多
比汽油每升贵不多的价格,但油耗起码减少30%,当然柴油了。而且动力很澎湃,小排量车在100km/h以上提速还很有推背
2. 手排车多
还是一样道理,欧洲油贵,手排能省一点是一点,已经成习惯了。连Audi Q5都是手排呢。。国内很难找到一台四驱Quattro同时手排的车吧?女士开手排也很熟练。 看到过DSG的B7大旅。例外吧。豪车没注意,当然也属于少数了,不计。
3. 掀背车,旅行车多
两厢是基本的默认款式,三厢绝对是异类。问了当地美国意大利双籍朋友,得到的回答有点意外。并不仅是所谓的“实用,能装”,而是两厢车在欧洲代表了时尚,更”IN”的感觉。而在美国,旅行车则传达了“乖爸爸”的形象,所以并不受时尚青年的欢迎。
我们熟悉的Passat B7 (也就是国内的一汽大众新迈腾,不是上海大众的阉割版NMS帕萨特哦),Audi A4, A6, BMW 3,5系,都是常见的旅行款,白领开的。奔驰不多见。
意大利本土品牌FIAT, LANCIA都是微型车居多,占领经济市场吧。
Smart 和 Fiat 500是年轻女士凹型利器。
商用的基本是Audi A8和Mercedes Benz S350, 司机开的
4. 停车随便停,但很有秩序
在米兰街头狭窄的小路上,两侧会划有黄格子,有的路边还有示意24小时或几点到几点要拖车的标志,但从没看到实际上会拖。停着的车辆都很整齐,很注意不挡道。前后距离非常紧,一把是不可能拉进拉出的。前后轻轻顶顶是很很常见的。
5. 出租车是很贵的,一般人是不坐的
动不动就是十几,几十欧的。扬招是没有的,都得预订,还得算上司机开过来的钱,所以往往接上客人的时候,表上已经有好几欧了。
6. 行车规矩
意大利是欧洲素质最低下的国家之一,可就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:
---在任何情况下,汽车无条件的让行人。无论行人有没有错。有时候即便我主动让行汽车,他还会停下招手让我过去。这是我看到的可以用100%来表达的事情。
有一次在一个路口,人行道刚刚转绿灯,行人们开始过路口,然后一辆宝马X1好似急冲冲得赶来,到了横道线前一个急刹车。就听到对面来的行人瞄了一眼,说了句”Cinese” (中国人)。我也看了一眼,很年轻的一对男女,不出意外应该是X二代留学生,或者是当地ZJ移民后代。汗颜!
---各斯其道,车速快,通行效率高
一般高速公路,有至少三车道。
卡车很自觉地都在最右道,80-90 巡航。打电话的,开得慢的,会自觉在右道慢慢开。
大客车默认在最右道开,遇上前方卡车慢的,借道中间超车。
最左道基本上是110以上的速度。
超车100%是在左侧超车,绝对没有从右侧超的。如果本车已经在最左道,前方车辆比自己慢,那后车会贴近前车,只有5米不到的车距,或许闪灯,前车自然会在右方有空档的情况下,变入右道让超。这点,我想恐怕20年内中国也是不可能的。所有的超车以此类推,整个道路效率很高。
----公路匝道变入主道
匝道变入主道的平行实线很长,目测有国内普遍情况的2倍以上,所以,新并入的车辆,有很长一段路在主道边平行行驶,而不向国内一样一进入主道就拼命往左侧向里挤,从而造成匝道处普遍降速产生的拥堵节点。往往我们的经验是,如果开在主道,远远的看到有匝道进入的车,都会下意识的减速,或者往左并。而这里,在主道,哪怕是最右一根车道的车,还是完全按原速原道正常行驶;匝道的车,会在这根匝道辅道内跟你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平行行驶,再伺机在你后面变入,不影响你得正常通行。
---- 从支路进入路口上主干道
路口无人,驾驶者基本能做到向美国那样,车在进入路口前的停车线停下(有时候不一定停定),左右观望“左-右-左”,然后再进入主路。绝对没有国内很多人那么潇洒得一脚油门直接冲出来。
----充分发挥发动机动力,换档够力
柴油车2000转以上换档(好比汽油车3000转了)很常见。都是速度一下就拉起来的。发动机就这么设计的,干吗不用?
原文多图,地址:http://www.xcar.com.cn/bbs/viewthread.php?tid=17746035
2012年07月19日 07:42
转得真快~~~(可爱)